青春为中国现代化挺膺担当—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

作者: 市政系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5-08-0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本领、服务社会,8月1日至6日,市政与环境工程系“红色筑梦”社会实践团赴同江地区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由团总支书记毕轶带队,思政部指导教师陈阳全程指导,以“青春为中国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通过普法宣传、关爱帮扶等形式,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8月1日,实践团首站抵达同江市乐业镇一庄村,与村委会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会上,一庄村村干部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一庄村的基本情况、发展规划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4d4e2e95e8b32d0c5703b4a20b84b44.jpg

a496301d745bdf2cf9b2d8db6ae1470.jpg

      实践团师生认真聆听记录,就具体问题展开询问。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实践团成员重点关注村里的污水处理情况:“发现部分农户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这既影响环境也存在健康隐患。”村干部表示这正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座谈交流中,实践团成员纷纷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建议一庄村充分利用其距离同江市区较近等地理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学生研学等项目。同时,结合村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环境特点,大力推动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此外,实践团还提出,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先进管理手段,将显著提升村庄的治理水平和效率,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些建议既专业又实用,给我们很大启发。”村委会主任表示,特别是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建议,正是我们乡村振兴路上需要的智慧支持。未来,实践团成员将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基地建设实践中,同乡村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本领、增长才干、贡献力量。

      座谈结束后,村干部为成员们讲解机械化农机具的使用。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在村民指导下体验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帮助留守老人清理田间杂草。“虽然汗水湿透了衣服,但看到整齐的田垄,成就感油然而生。”成员周文希感慨道。通过农事体验,学生们切身感受到农耕艰辛。

18e77456b29095bca7f157f6fec911b.jpg

48d6b9e8bb556dc0db6730f213ff963.jpg

      在未来几天,实践团还将开展普法宣传、关爱帮扶,走访慰问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同时开展实践调研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为中国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内涵,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期待实践团成员们带着实践中的所思、所得、所感,以青春的朝气、奋斗的姿态,为祖国的繁荣、社会的发展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

bde5c62ca8e0c9d6f258d02a7a1f118.jpg



编辑: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审核人: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最终审核人: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