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直面学院发展,以教育教学为着力点、以后勤建设为支撑点、以疫情防控为重点,紧抓“实”字,突出“深”字,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放在重要位置,以切实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为抓手,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一)以服务师生为切入点,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
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景海河、院长王力以及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反馈,多次开展学史力行走访调研。走访中,各教学系(部)积极实行项目销号清单反馈,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一轮疫情,按照省教育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召开的全省高校疫情防控工作调度视频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围绕“八个必须”“十个到位”,学院党委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协调,始终坚守一线,严守校园阵地。在充分做好校园环境消杀基础上,学院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充分做好在校学生和新入学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书记、院长多次深入教学系(部)、学生食堂、寝室等地,边调研、边落实,边走访、边促进,真正做到关心师生“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二)以后勤建设为支撑点,全力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学院后勤管理处全力加速推进校园基础设置和景观设施建设,重点维修了体育场、文体活动等场所。后勤管理处的领导亲自抓质量、推进度、强管理,确保项目如期完成。与此同时,学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利用假期时间,将食堂装修为重点,精心谋划准备,全面装修,在秋季学期到来之前如期投入使用。
作为学院十四五规划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学院宿舍和生活服务辅助用房项目于今年9月初喜封金顶。该项目将节能、环保和绿色理念充分融合,同时把市政工程专业群中的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实践平台融入建设中,满足教学、实训、科研、服务一体化需求。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缓解学生住宿压力、增加后勤保障用房、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而且为建筑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了必要场所,还能够为同类院校绿色智慧建筑建设提供解决方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为学院加快“职教本科”建设、实现“双高”建设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三)以简化办事流程为落脚点,推动服务质量再升级。
学院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把简化服务流程作为“我为师生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院青园餐厅和桃园餐厅两个食堂全部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功能,取消原有磁卡消费模式,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用餐。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网上办事大厅目前已开通45个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践行了为师生服务的初心。学院从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聚焦办事“最多跑一次”,不断加强办事流程优化建设,努力把建设高水平服务窗口,让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更加扎实有效,切实为师生带来办事上的便利,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以人才培养的着眼点,聚焦产教研深度融合。
根据“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方案要求,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突出学生成长成才、科研条件改善、服务龙江振兴三条主线,2021年9月,学院组织召开黑龙江省建设职教集团2021年度工作会议。院长王力系统梳理回顾2020年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在探索实践校企合作新模式、人才订单培养、重构课程体系、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对集团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职教集团按照“凝共识、打基础、聚力量、实推动”的思路,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集团各成员的通力协作下,在深化集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承工匠精神和经验薪火等方面,推进深度合作,确保预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此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又迈出了新步伐,对助力龙江建筑业发展、培养服务我省建筑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对接效率,培养更多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院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聚焦师生员工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出实招、办实事,集中精力切实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师生幸福感、安全感。学院将持续坚持问题导向,在办实事中用情解决师生需求,不断拓宽信息渠道,找准师生的困难事、烦心事,针对性提出排忧解难的具体举措,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