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谊谋发展 合作双赢谱新篇 ---共建海尔产业学院

作者: 市政系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4-01

产教深度融合,集教育教学、素质养成、技能历练、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既能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又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深化产教融合,对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2018年机电工程系与海尔集团的海尔智家合作,探索成立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海尔产业学院新征程,2021年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响应职业教育新理念,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涵建设的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新模式,取得了新成绩。

一、企业概况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始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连续3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全球百强,连续12年稳居欧睿国际世界家电第一品牌,旗下子公司海尔智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海尔集团拥有3家上市公司,拥有海尔Haier、卡萨帝Casarte、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等七大全球化高端品牌和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THREE WINGED BIRD”,构建了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成功孵化5家独角兽企业和46家瞪羚企业,在全球布局了10+N创新生态体系、28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和24万个销售网络,深入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0亿+用户家庭。海尔集团致力于携手全球一流生态合作方,持续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构建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物联网生态圈,为全球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智慧生活。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青岛海尔”)是为全球用户定制美好生活解决方案的智慧家庭生态品牌商,总部位于中国青岛。公司主要从事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电、小家电等智能家电产品与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丰富的产品、品牌、方案组合,创造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满足用户定制美好生活的需求。公司成立于1980年代,并于1993年、2018年、2020年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600690.SH)、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690D)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6690.HK)。

公司成立至今坚守“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经营理念,秉承“人是目的、有生于无”的企业价值观,通过创业、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在海外市场,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牌战略,通过自身持续耕耘与并购整合,先后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美国GE家电业务、新西兰Fisher&Paykel公司、意大利Candy公司,持股墨西哥MABE48.41%股权,构建起“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当地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与平台共享、发挥全球战略协同优势,实现“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Candy”七大世界级品牌布局与全球化运营。2019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47%,且近100%为自主品牌收入,业务已覆盖亚、欧、美、澳、非等五大洲,向全球亿万用户群体提供成套家电产品与家庭场景解决方案。

深化校企合作,海尔东北大区2018年签订订单班目标50所院校,其中吉林省14所,黑龙江省15所,辽宁省21所。在青岛、合肥新建海尔互联工厂,学生发展机会大,重点岗位缺口631,管理类岗位缺口140。大连、沈阳2大工业园区,4大互联工厂。定期向青岛总部及全国各工业园区输送蓄水人才。

海尔集团是知名企业,有很好的品牌优势,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的创新理念,是国家产教融合事业的积极践行者,校企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海尔集团致力于解决智能制造领域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技能人才。校企双方准确明确合作方向,共同构建产教融合试验田、人才蓄水池。站位新时代,面对教育发展机遇,在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背景下,早早布局,把合作平台搭建起来,给校企双方预留充分的战略发展空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与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至今,累计招收实习生约200余人,累计招聘毕业生80余人。


二、资源投入情况

(一)企业设立奖助学金

海尔智家为实习及就业的学生设立学生奖助学金,对实习和就业学生按学期发放,奖学金按照每百人设立一等奖学金5人、二等奖学金10人、三等奖学金15人的比例设置。奖学金的奖金额度为一等奖800元/人,二等奖500元/人,三等奖300元/人。同时,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可以提前申请,申请海尔智家的助学金。

(二)实训指导教师经费补贴

企业采取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顶岗实习指导,每一个顶岗实习学生均有一个企业师傅进行指导,企业按时对实习指导师傅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补贴每位师傅每月200元的实习指导经费。该制度从设立之初就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师傅指导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顶岗实习生实习待遇。

在海尔智家实习的学生,实习津贴普遍高于其他同类校企合作单位,平均实习工资在6000左右。企业免费提供住宿,并提高住宿条件,大部分宿舍为企业租赁的地上住宅,少部分地下室也均为有窗的住宅,企业在学生住宿条件改善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

(四)共建海尔学院人才技能训练中心

学院拟投入200万建设海尔学院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包括体验区、能力区、技能区及创新工作坊等场所,从职业能力分析开始,建立基本能力训练模型,打造“一书一册一仿真”的基础技能训练标准,实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本年度投入40万,做海尔人才技能训练中心整体规划,企业将投入最新产品的样品,展示最新技术的成果。

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情况

(一)成立海尔学院产教联盟

落实中高职衔接,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与产业链的适应性,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供给支撑,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服务企业技术技能培训,促进企业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学院联合宁安市职业教育中心、穆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林口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东宁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等十所中职院校与海尔智家三方共同组建“海尔学院”产教联盟,开展中高职一贯制人才培养,交替实习实训,以满足产业发展新需求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创新校企联合招生模式

创新“中职--海尔--高职--海尔”一贯制交替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成立“海尔中职班”,根据中职、高职和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和实习工作。三方共同制定“海尔中职班”单考单招考试模式,选拔“海尔中职班”学员到学院就读高职学历。学院结合自身情况,与企业协商确认海尔学院各专业(群)人才培养数量,学院按照校企确认的培养规模,招收学生组成“海尔高职班”,为企业提供人才供给。

(三)海尔学院人才共育培养

1.共商人才培养合作框架

结合海尔智家企业所需人员的职业资格鉴定最新标准,校企共同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制定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发挥在师资培训、教材资源、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企业优势,与学校方协同育人,推动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教学资源,开展学生竞赛等活动。对于企业发起的共研工作,学校方应积极选派相关专业老师参加,通过共研创新教学成果,并将教学成果用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2.共促教师或员工能力提升

从学校专业教学角度和企业生产实际出发,基于有效性,形式多样,通过参与产学研项目的设计研究,解决现场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运用自身教材编制技能制作项目的培训手册(或教学教材),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为学校方相关专业(群)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师资培训支持。包括:为学校方提供相关专业师资能力提升所需的培训、为学校方承办的相关培训工作提供企业专家支撑、为学校方教师进入海尔智家及下属企业考察、学习、深造提供机会。


3.共建技能训练中心

按照校企制定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为学院提供与共建专业群相关的实训基地规划,规划方案融入产业场景实训及配套资源、技能大师指导等相关专业企业资源;学院提供校内相关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企业内相关场地和设备,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训无缝衔接,校企共建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高水平专业(群)(公共)实训基地,共创国家级、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四)科技创新共研共展

依托产业学院建设基础及分级建设规划,在电气及自动化、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开展科技创新共研共展工作。要重视在智能建造、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共研工作,开展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横向课题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不断提升企业转型综改和产业升级能力。项目由校企评估项目要求及院校研究能力,匹配后,由企业协调相关项目的导入,学院协调院校场地及研究条件的就绪。

(五)海尔学院人才实习就业

企业按照海尔智家及下属企业相关技能人才岗位需求,优先向产业学院海尔班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机会。学校方应优先组织海尔班学生满足海尔智家及下属企业岗位用人所需。学院组织海尔班学生参与相关面试、笔试考核,经综合评估合格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对实习学生在企工作的组织及相关配套保险、管理等事宜,由实习接收单位、学校方和实习学生签署三方协议,具体细则由三方协议约定。顶岗实习期,由校企派专人跟进学生在企实习情况,掌握学生实操实作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度,共商专业(群)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优化。

四、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效果显著

学院与海尔智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实训课程、企业文化管理制度融入,以师带徒指导实习等途径,使得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郁、学习目的更明确,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联系,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学院与海尔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在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着眼服务产业升级,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高职一贯制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供给支撑。创新“中职--海尔--高职--海尔”一贯制交替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成立“海尔中职班”,根据三方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和实习工作。三方共同制定“海尔中职班”单考单招考试模式,选拔学员到我院“海尔高职班”就读高职学历。


(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自从深入校企合作以来,本系教师多次走访企业,学习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获取企业实际工作的相关文件材料。通过学习,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了提升,并将这些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学校定期选派优秀的教师到企业参加学习培训,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公司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为学校配备高水平师傅团队,开展学徒一对一指导,师侧言传身数,实现工匠精神培养与技艺传承 。


三)学生职业能力和个人素养显著提升

对每位实习学生定制培养计划,不但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组织学生参观、交流、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技能多层级,发展无边界,职业发展“4+2”条通道:“4”:岗位技能、多技能、专业技能和首席技师通道;“2”:经营型通道和专业技术型通道,为实习毕业学生提供晋升通道,做好职业规划。


五、问题与展望

现阶段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订单班的建设还没有完成,课程内容与企业制度衔接度还不够,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部分内容还不能完全适用于企业需要、校企合作内容还可以深挖掘等。在今后的校企合作工作中,还将重点建设如下内容:

1.推进招生新模式的运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与企业更深入的研讨,推进海尔学院的建设与实施。

2.深入研发校企共建教材,使合作企业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使教材能够满足订单班需求,也能满足企业培训需求,同时也能面向大众。

3.加强企业指导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一批企业专业作为授课讲师,能满足课堂教学和企业培训的需要。

4.从项目开发、科研、竞赛等方面进行更层次的合作,实现校企产学研融合,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编辑: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审核人:
最终审核人:市政与环境工程系